Technical support and after-sales service

86-0750-3908779
86-13824096119

思考:“最严限塑令”改变了什么?


2022-04-12

经过多年持续宣传,社会各界已经在减少塑料制品使用、更好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达成共识。但在具体生活场景中,一些既往的“用塑”习惯还在存续,导致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身影依旧存在。多家媒体调查发现,曾经风靡的纸吸管,如今已经难觅踪影。有消费者坦言,如果门店同时提供纸吸管和塑料吸管,自己更愿意选择塑料吸管。


社交媒体上,“被纸吸管剥夺的快乐”成为不少奶茶爱好者讨论的热门话题。小小的吸管背后,对应着一个宏大的时代命题——“白色污染”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值得重视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,在消除“白色污染”的过程中,曾经充斥于日常生活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应该何去何从?


玖润主营:全生物降解颗粒、全生物降解改性料、全生物降解吹膜料、全生物降解淋膜料、全生物降解背心袋、全生物降解购物袋、全生物降解奶茶袋、全生物降解气泡膜、全生物降储汽膜,全生物降快递袋、全生物降连卷背心袋、全生物降淋膜纸等.


不久前,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通过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《终止塑料污染决议(草案)》。决议指出,到2024年达成一项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协议,涉及塑料制品生产、设计、回收和处理等整个生命周期,旨在推动全球治理塑料污染,并希望在2024年前结束塑料污染。此次国际立法“限塑令”的颁布背后,是塑料污染全面拉响的警报。


资料显示,1950年至2017年期间,全球累计生产约92亿吨塑料,其中塑料回收利用率不足10%,约有70亿吨成为塑料垃圾。据国际能源署(IEA)统计数据,过去五年中,有60多个国家实行对一次性塑料实施禁令或征税,欧盟、美国和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甚至开始将“限塑令”升级成“禁塑令”。


2007年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《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》,明确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“限塑”,通过提高使用成本的方式减少塑料制品使用量。2020年1月19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》,其中明确提出,2020年,率先在部分地区、部分领域禁止、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、销售和使用;到2022年底,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,替代产品得到推广,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。为进一步落实新“限塑令”,2020年7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生态环境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又联合发布《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》,详细界定禁、限塑管理的细化标准。


相比起2008版“限塑令”,2020版“禁塑令”堪称“史上最强”——从“限”到“禁”,不仅意味着管控力度的增强,而且意味着监督管理机制更加完善。时至今日,国内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已明显减少,但替代产品的普及推广却正在遭遇“瓶颈期”。以吸管为例,2020版“禁塑令”颁布后,塑料吸管成为首先被替代的品类之一,纸吸管先一步成为市场宠儿。然而,由于纸吸管材质软、易泡烂,影响“喝奶茶的快感”,外观、硬度与塑料吸管所差无几的PLA可降解吸管随之成为市场主流。值得关注的是,在经历了PLA可降解吸管的市场大爆发之后,一次性塑料吸管目前正在悄然回归。


有业内人士披露,普通塑料吸管原材料价格约为每吨8000元,纸质吸管原材料每吨约2.2万元,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(PLA)吸管原材料每吨近4万元。从环保角度看,纸吸管更容易降解,也符合“限塑令”要求。但从消费者角度看,纸吸管自身的材质特性却显得不那么友好。而消费者的体验,是商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。如此一来,摆在商家面前的选择有两种:便宜但不环保的塑料吸管,抑或昂贵但环保的PLA可降解吸管。巨大的价格差异面前,商家的选择依据多半不是材质是否环保,而是市场监管是否严格到位——出于成本考虑,商家近乎本能地倾向于选择更加便宜的原材料,而塑料吸管的市场地位,也不失为市场监管状况的真实写照。


“最严限塑令”已颁布两年多,“管得住大连锁,管不住小卖部”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,这不仅体现在奶茶店的塑料吸管上,同时也体现在集贸市场的一次性塑料袋,甚至外卖的包装袋上。究其原因,消费者在购买这些商品的时候,必然需要一根吸管或者一个包装袋,有偿使用除了让消费者感到“付费痛感”之外,并不能减少这样的刚性需求。从消除“白色污染”、减轻环境压力的角度出发,一次性塑料制品是否有偿使用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在找到更好的替代产品之前,一次性塑料制品很难一禁了之。


今年2月23日,生态环境部再次强调,积极加强塑料污染治理,下一步将落实好塑料污染治理的法律要求,推动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》《“十四五”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》等落地见效,精准、科学、依法治理塑料污染。经过两年多的预热,“禁塑令”已经全面进入执行阶段。


在强势的政策引导下,传统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“大户”不得不考虑转型升级,可降解塑料替代产业也迎来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。“限塑令”下,市场需求持续增大,可降解相关企业年度注册数量与增速呈稳定上涨趋势。数据显示,2020年新增可降解相关企业近2300家,较2019年同比增长38%。与此同时,聚乳酸在国内市场消费量不断增加,2021年国内消费量为48071.9吨,同比增加40%。


塑料吸管是与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塑料制品之一,但“白色污染”绝不仅止于塑料吸管。2021年,外卖市场规模达到了9340亿元,消耗了包括塑料餐盒、塑料碗、塑料汤勺在内的大量塑料制品。此外,我国地膜覆盖面积为 18000千公顷左右,2020年地膜使用量为 135.7万吨。


如果这些传统的塑料制品替换为可降解塑料替代品,不仅可以实现“白色污染”的源头减量,而且可以在规模效应中降低生产使用成本,使“限塑令”更容易落在实处。从这种角度来看,塑料制品消耗量居高不下,一方面意味着环保压力与日俱增,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相关替代品孕育着无限的商机。在明确标准、严格监管的同时,加速推进包装绿色化进程,“限塑令”才能在环保与民生之间达成平衡。


玖润主营:全生物降解颗粒、全生物降解改性料、全生物降解吹膜料、全生物降解淋膜料、全生物降解背心袋、全生物降解购物袋、全生物降解奶茶袋、全生物降解气泡膜、全生物降储汽膜,全生物降快递袋、全生物降连卷背心袋、全生物降淋膜纸等.